何惜一行书

不过乘兴而至

© 何惜一行书
Powered by LOFTER

望处雨收云断——一个《故人长绝》的读后贴

感谢口罩太太的长评,太太又夸我!!终于有时间来说一说来,也借着这篇长评来说一说故人!

写完故人的感觉就是:长舒一口气。

讲这样一个故事,最开始的设想是后面东北还要写一些人物,写一些事情,但后来觉得自己的篇幅用的太多了,再说下去未免要拖沓,所以作罢了。

但关于东北的事情还是要说的,会在番外里面有,我是一个东北人,关于抗战,我们有更多的痛苦,也有更多的愤怒。

就像口罩太太说的,有些事情离我们很近。就像她说的,我这个故事可能提到了很多普通百姓,所以显现出那么点儿真实的味道来。

我写过的这些人,很多大家都看得很透彻,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天大的幸福。口罩太太说我写了两三分,好像四处不沾,对的!就是这样懒!然而大家能看出十二分来,真的,我很想给你们阅读理解满分!所以我说一个大家没怎么在意的小小小配角,就是那种拍电视剧可能要找十二线外的演员去演的角色【这里对十二线演员并无恶意】,就是付元士,这个人我好像着笔不是特别多,很多时候只是用他来做一个情节的牵引,但有人觉得他死的有点突然又好像洗白的有点没道理。可能是我说的太不清楚了,也不知道小天使们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事情。

  • ,付元士出场,找阿诚报销票据,没找到,便抱怨平时瞎晃,用的着的时候没影。后来听说女学生的事情,发出一声笑。我把这个人写的很浮躁,很嘲讽。后来,暗杀米谷的时候,他暗示阿诚久保听到过风声,又在外面等人,这个时候看来他的浮躁并不影响他冷静圆滑的处事,很有心眼,情商很高。他的刻意讨好很明显,因为当时他并没有觉得阿诚有多么的可疑,久保的事情可有可无,只能是向阿诚表明,我是有心知会你的,我忠于你。所以当后来久保拿枪指着阿诚的时候,他又毫不动声色的看戏,手握住枪,确是在枪响之后,说明他只是出于自卫的条件反射。而这样的人,他的愤怒的无可忍受的点是什么呢?就是有个地方,他去警署帮刘什么江来着【我忘了】,去抓大学生,他受不了,和阿诚说被学生吵的烦,非要回来。

他是什么都不在乎的那种,不可能因为学生吵闹这个原因,不惜和领导说这个工作我不做了,工作的各位应该都懂的,能咬牙干的就绝不和领导说不行。所以说,他这个人,心中是把自己出身燕大这件事分开来的。

燕大是当时有名的爱国学校,付元士刚开始就是政府工作,所以他心中也有热情,但最终不遂人愿。所以他看不得学生爱国运动,每声口号都打在他脸上。

他是看得最明白的一个,死得也最明白。

这就是这个人,他有他的故事,随他而去。

我看过很多很多抗战的故事,说实话,入坑很晚,这让我很后悔,但幸好我来了。在此之前,我看过很多稂莠不齐的抗日剧,是249的死忠,但同时,我很早就入坑B站,那时候B站还不火【诶?暴漏了年纪】,追番也很早,对日本也十分喜欢,每天靠着二次元过活。

当你相对来说并不十分偏颇某一方的时候,你会通过战争看到更多的悲痛,所以我写了一郎。

换位思考,当你的国家做了绝对的错事,这种懊恼和愤怒是无可比拟的。日本那么美,可它却有那么不堪入目的瑕疵。如果是我,我无法忍受。

啊,跑题了,我是说,看了那么多抗日剧,终于有机会下笔写一个故事,我确实尽了全力。、

番外我要写一写抗联。我是辽宁朝阳人,朝阳是个小城,非常小,一天能绕着市区转好几圈,李幼斌老师在这里的清风岭拍了《中国地》,然而这里在当年,只用很少很少的兵力就被占下了。

北票是朝阳的地级市,我的老家在那里。北票的煤矿当年很丰富,日本人专门建了车站来运煤,铁路也是他们修的。几年前老车站才被扒掉,但铁路还在用,沿路的能家,金钩等小站还是那些房子,矮小而结实。我的姥姥今年78岁了,日本人来的时候她才7、8岁,我的太姥姥一个人迈着小脚带着她和我舅爷一起,趁夜色穿过小树林跑到河套上游去找太姥爷。

姥姥说,两方军队隔着树林放枪,子弹飕飕的过,在夜里是亮的,一截一截的。她不会说,其实就是夜晚的弹道。太姥姥让他们千万不要出声,然而舅爷那时候才三四岁,指着子弹,脆生生的问:

“娘,你看那是啥?”

姥姥总是叨咕这件事,她说记得最清楚,当时吓死了。

北票有万人坑,姥姥说,村子在山那头儿,也没得着什么信儿,就被屠尽了。后来下了场大雨,山上冲下来的水是红的,可臭,上去挖了一下,才知道村子没了。

姥姥说,日本人说话听不懂,他们村长听得懂,去给人家当汉奸,抓他们的鸡给日本人去吃,还让他们给日本人补鞋。

剩下的她都记不得了,而太姥姥已经走了。太姥姥一生,据说是县城里念过书的,经历了清朝,裹了小脚,后来民国,东北来了军阀,混战,没消停,又来了日本人,后来解放又是公社和大跃进,她活了八十多岁,我还记得她,会掀开那种大柜子,给我冰糖和枣子吃,我九岁的时候她走了。

我没机会问起她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
所以很多故事都是离我们非常近的,近的可怕。

我看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,迷龙唱“九一八,九一八,从那个悲惨的时候”,我流泪了。我想我懂迷龙。

说了很多有的没的,这就是我写故人的时候,心中所想的东西。

但真的,真的谢谢,谢谢你们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信心,我爱你们,爱所有的太太和小天使。

最后,我准备好了,来吧,长评们!


mockmockmock:

早上起来看见《故人长绝》的尾声也收了,就想着把这个故事再读一次,然后写读后感&安利贴——其实后者真是不必的,这么好的文章,想必大家都度过了,所以只敢叫读后感。

不会写评,一家之言,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真挚二字了。

还请 @何惜一行书 何惜老师笑纳。

我尽力避免剧透,但如有,也请见谅^^

不剧透的主要目的就是——你们快去看啊!快去看!快去看!看了我们再回来交流!!!我憋着不剧透你们知道多百爪抓心嘛!



《故人长绝》有种种好处,人物、情节、文笔,都好。人物不用说了,无论是《伪装者》的原班人马、原创角色,还是历史真实人物,我都为他们掉了眼泪;情节亦巧妙,在这个故事开始连载的时候,很少有文章是设定在“明楼和明诚在正剧的时间线之后依然没有情人关系”这个前提下的,这种破常规的设定因为不太为读者熟悉,所以如何破题、展开情节需要作者多下心思,何惜老师就好像在画一副山水画,落笔处看似三点两点,四处不沾,但到了真正收线的时候一看,她胸中是先有了山水,然后才动笔,每一条线都提了起来,不浪费,也不吝惜,楼诚二人的关系和感情一步步地递进,直至爆发,是非常漂亮的技巧。文笔就更不用说了,好些地方让我身临其境,从最开始热热闹闹的天津,再到有着高远秋天的古都,还有出现在回忆里很多次的上海、革命者心中圣地的延安,写得都很真。虽然文章里有些地方我没去过,但我总觉得,如果真的被扔在文中的哪个地方,它们就算不和文章里描写得一模一样,但一定也差不离。


但在人物、情节、文笔这三者之外,我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地方——其实我之前也提到过——是何惜老师对于生活在那段痛苦历史中的普通百姓、普通战斗者的温柔和理解,尊重与爱意。

《故人长绝》里那些死去的和活下来的人,经何惜老师的笔,“始终都有着‘抗日救国,并非都是所谓精英阶层专美于前’这样一个观点。事实上,抗战正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以血肉之躯咬牙扛下,这些人里的很多人,未必有什么伟大的觉悟和坚定的信仰,若是在和平年代,说不定在菜场里为了三五毛钱还要精打细算。可能会有小奸小坏,有私心,有的时候说不上体面——毕竟体面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面临一些选择时,哪怕犹豫,哪怕胆怯,依然选择了更危险的一条路。

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楼诚孤独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知己是心意相通者,哪怕这心意相通只是一时一事。他们的知己,应该满天下才是。”


上面这段话是我当时读完第33章的读后感,现在全文完结,这个感觉始终陪伴着我,甚至可以说更加强烈。


另外我还想专门提到的一点是,我个人一直喜欢《故人长绝》里对于真实历史下虚构人物和真实世界交集的处理方式:整个文章里用了很多处以真实历史事件暗示时间、暗示角色情境的写作手法。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写历史相关小说的技巧,不卖弄、不抢戏、不生硬,不批评甚至不轻易赞美,又给了读者衍生阅读的巨大空间,并保全了故事主干,情节没有走散,而同时,作者和读者也可以隔着这些小心埋下的彩蛋相视一笑,特别好~

近代史因其特殊性,材料可谓异常复杂,同一事件在不同人那里,结论可能截然不同。如何处理这些材料,选择书写者的立场,在我看来是很考验功夫的。另一方面,也一直觉得一个故事,写出来的部分固然考验写作者,但更大的挑战落在没有写出来的部分。

反正别人看出来啥我不知道,我觉得我看见了那些没写出来的部分,而我喜欢它们。


楼诚是虚构人物,真实的历史没有他们的痕迹。但是在《故人长绝》这个故事里,我通过何惜太太笔下的楼诚两个人,不仅再一次认识了他们,而且更看到了许许多多和楼诚一样的人。这一群人啊,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光芒。也许正是这些光,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成了真实的人,有弱点、有缺点,可能不聪明、不漂亮、没有钱、没有知识,芸芸众生的一员,但是他们的光芒是那么明亮,超过时间和空间来照亮读者的眼睛。


是一个特别好的故事,他们的故事开始于秋天,何惜老师让故事又结束在北京的秋天。

晴朗的、干燥的、开阔的秋天。就像故事里的明楼和明诚。他们,和像他们一样的人,把黑暗拢在身后,给了后来者一个更明亮的世界。


匆匆写就,不足之处见谅!

评论 ( 3 )
热度 ( 293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TOP